行业新闻

中国工商报:创新市场监管 打击“李鬼”拍卖行为

    拍卖市场消费者遭遇的主要问题:
  一是某些有拍卖资质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,高估藏品价格,严重影响了整个拍卖行业的诚信度。
  二是一些不具有拍卖资格的经营者,利用爱好收藏的消费者急于估价、急于兑现的心理,用虚假鉴定、虚标价格等方式误导消费者。这些企业往往披着“投资咨询”“文化传播”“工艺品展示展览”等外衣,通过各类平面媒体、网络媒体、移动媒体等进行虚假宣传,虚构经营能力和履约能力,以鉴定甄别、保管服务等名义与消费者签约,收取高额费用。
  整治拍卖乱象的几点建议
  加大法律、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。近年来,拍卖市场法律体系基本形成,必须大力引导拍卖企业增强守法经营意识,同时提升依法行政的执行力,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拍卖市场健康发展。
  规范拍卖流程和交易行为。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社会公众了解正规拍卖企业的运作规则。比如,拍卖企业在成功拍卖标的物后收取约定佣金,从来不收所谓“鉴定费”。凡是以拍卖公司名义收取“鉴定费”或其他名目费用的很可能是不规范的企业,甚至是无资质企业。
  注重社会共治,创新拍卖市场监管模式。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公示拍卖规则和流程,发挥社会监督的应有作用;加强部门协作,让诚信守法的拍卖企业享受信用福利,让违法违规企业“一处受罚、处处受限”,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。
Copyright 2014 青海省拍卖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
地址: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26号天桥商务中心10楼 联系电话:0971-8277844       传 真:0971-8277844

青ICP备2021000818号-1